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324章山土建城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“你少说什么废话,古永善什么样子,你还不清楚吗?他根本就不是一个明君,我顺应天时起义,为的是我圣武王朝的千年江山。”东洲郡王站在临天关的城楼上,高声喝到。</p>

    “你放屁,你的目的就是为了皇帝的位置,你为了那个位置,不惜把整个东洲引入战火之中。你这样心胸狭窄的人,怎么能做皇帝。”</p>

    卫长风听到城楼上之人这么极其不要脸的话,同样怒火高涨。</p>

    “只要我做了皇帝,你自然可以看到我的功绩。我在这里100多年了,还不是把这里治理的风调雨顺。”</p>

    “东洲自古以来,都是一个风调雨顺的洲,只要不是傻子,都能把这里治理好,你这也算功绩?”</p>
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那我没什么好说的,战场上见吧。”</p>

    “战就战,你以为我会怕你。”</p>

    两人谈话根本谈不到一堆去,直接宣布开战。</p>

    “东洲的将士们,你们郡王是在反叛朝廷,你们跟着他,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,你们确定还要为他卖命吗?”</p>

    卫长风这话说出来,整个东洲军队都有些动摇了。</p>

    徐儒见到这个状况,自然不能再让卫长风说下去,于是他马上开口:“卫将军此言差矣。如今的朝廷,尽是奸臣当道,王爷要做的事情,就是清君侧,除奸臣。你看不见王爷的良苦用心,反而派兵来攻,是何道理?”</p>

    “奸臣当道,朝堂中那里来的奸臣?分明是你们为了一己私欲,妄动刀兵。”</p>

    “朝堂没有奸臣,那赈灾税是怎么来的?我圣武王朝立国以来,何曾听闻有过什么赈灾税。如果不是奸臣教唆,皇帝会立下赈灾税?”</p>

    站在城楼的徐儒,直问出了赈灾税这个朝廷的短处。</p>

    “这。”</p>

    虽然卫长风很想说,这是丞相提出的事情,但是一旦说了丞相,岂不是不打自招,承认朝堂之中有奸臣,而且还是朝廷重臣,丞相。</p>

    “卫将军无话可说了吧,王爷一心为了朝廷。你却带领大军前来攻打东洲,是谁把东洲引入了战火之中?”</p>

    徐儒一步一步把卫长风套进了自己的圈套中。</p>

    眼看卫长风就要落入话语圈套,张承走了出来。</p>

    “阁下就是东洲的军师徐儒吧?”</p>

    “不错,请问阁下是?”</p>

    临天关城楼上的徐儒,看到一个身穿黑色铠甲的人,从大军中走了出来,开口就问张承的身份。</p>

    “山野道人张承,现为圣武王朝国师。”</p>

    徐儒看着张承,眼前这个人就是看穿了自己一系列计策的圣武王朝国师。这让徐儒心中警铃大作。</p>

    双方的智者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次会面了。</p>

    “朝廷是无人了吗,居然让一个山野道人,成为了国师,真是笑话。”</p>

    徐儒开口就说朝廷识人不明,让一个道士做了朝廷的国师。</p>

    “这不正说明朝廷用人,不区分此人的出生,不正好说明了朝廷的大度吗?反而东洲用人,一定要讲究人才的出生吗,那岂不是寒门永无上升之道?”</p>

    徐儒心里一沉,眼前这个朝廷的国师,明显是个不好对付的角色。</p>

    “道长不在山修道,为何要下山,趟这趟浑水?”</p>

    “乱世将至,道门自当下山救世。”</p>

    “道长,九洲风平浪静,何来的乱世将至?”</p>

    “你不就是乱世的挑起人吗?”</p>

    “道长,你这就说笑了。徐儒不才,只是一个文人,何来的能力挑起</p>

    乱世。”</p>

    张承再次笑了笑:“你这个文人,可不简单。如果不是贫道跟随大军,恐怕此时的大军,早已被水淹临天关了。”</p>

    “道长,两军交战,自当各处计谋,我此法,有何不可?”</p>

    “并无不可,只是你这个计谋伤害了太多的性命,贫道不得不管。”</p>

    见到这个话题赢不了张承,徐儒急忙转换话题:“不知道长,如何看当今的朝廷?”</p>

    “内外交困,需要改革。”</p>

    “道长,可是要做这改革之人?”</p>

    “贫道不才,愿意一试。”</p>

    张承心中是打定了主意,自己要改变这个时代。</p>

    “好狂妄的口气,道长才刚刚入朝,明白多少朝政,就妄提改革。恐怕道长就是那朝堂中的奸臣。”</p>

    徐儒加重了自己的语气,好像张承就是朝廷的奸臣一样。</p>

    张承笑了笑,不以为意:“敢问徐儒军师,从政多少年?”</p>

    “不才,34年。”</p>

    “这34年来,你做了东洲的军师,可做出了什么功绩?”</p>

    “这。”</p>

    徐儒发现,自己居然找不出来自己有任何突出的功绩。</p>

    “贫道不才,随着皇帝治理南洲旱灾,水患,解救南洲无数子民。到了圣京之后,更是感觉朝堂需要改革。贫道愿为天下先,做这改革之人,有何不可?”</p>

    张承说出了自己的功绩,反问城楼之人。</p>

    “自无不可。”</p>

    这个时候,徐儒居然找不到理由来反击张承。</p>

    “那东洲为何在朝堂改革之时,举起反旗,反叛朝廷?”</p>

    这一句话,直切东洲叛乱的要害。</p>

    “东洲并不是反叛朝廷,而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